中国科学院学部“面向2035的分子科学前沿”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
“面向2035的分子科学前沿”
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预告
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第115次
会议时间地点:
时间:2021年4月12日至4月13日
地点:北京(中国科学院学术会堂)
会议组织机构:
主办单位:中国科学院学部
承办单位:中国科学院化学部、中国科学院学部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、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、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
协办单位:《中国科学》杂志社
报告及发言院士与专家(列表,包括姓名、职称和单位):
发言人 |
职称 |
单位 |
丁奎岭 |
教授/研究员 |
上海交通大学/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|
冯小明 |
教授 |
四川大学 |
唐 勇 |
研究员 |
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|
韩布兴 |
研究员 |
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|
杨万泰 |
教授 |
清华大学/北京化工大学 |
张 希 |
教授 |
吉林大学/清华大学 |
田中群 |
教授 |
厦门大学 |
田 禾 |
教授 |
华东理工大学 |
李永舫 |
研究员 |
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|
李 灿 |
研究员 |
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|
徐春明 |
教授 |
中国石油大学 |
陈 军 |
教授 |
南开大学 |
孙世刚 |
教授 |
厦门大学 |
于吉红 |
教授 |
吉林大学 |
赵东元 |
教授 |
复旦大学 |
刘忠范 |
教授 |
北京大学 |
成会明 |
研究员 |
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|
高 松 |
教授 |
华南理工大学/北京大学 |
杨金龙 |
教授 |
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|
姚建年 |
研究员 |
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|
唐本忠 |
教授 |
香港科技大学 |
江 雷 |
研究员 |
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|
俞书宏 |
教授 |
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|
张 锦 |
教授 |
北京大学 |
赵宇亮 |
研究员 |
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|
张东辉 |
研究员 |
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|
江桂斌 |
研究员 |
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|
谭蔚泓 |
教授 |
中国科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|
樊春海 |
教授 |
上海交通大学 |
会议日程
4月11日 京外参会人员报到 |
||||||
4月11日下午14:00-20:00 |
酒店报到(友谊宾馆) |
|||||
4月11日下午18:00-21:00 |
自助晚餐(友谊宾馆) |
|||||
4月12日 中国科学院学术会堂 |
||||||
8:00-9:00 |
参会人员签到 |
|||||
9:00-9:30 |
开幕式 主持人:李玉良 领导致辞:中国科学院化学部主任 朱道本 主题报告(朱道本,面向2035的分子科学前沿) |
|||||
论坛报告与讨论 |
||||||
研讨主题:绿色合成与多尺度催化化学 |
||||||
时 间 |
报告嘉宾 |
工作单位 |
报告主题 |
主持嘉宾 |
||
9:30-9:45 |
丁奎岭 |
上海交通大学/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|
以CO2为原料的甲醇与DMF制备:从分子催化剂设计到工程化实现 |
万立骏 张洪杰 |
||
9:45-10:00 |
冯小明 |
四川大学 |
新型手性配体的发现为分子创造提供新的高效途径 |
|||
10:00-10:15 |
唐 勇 |
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|
分子智造-未来的合成化学? |
|||
10:15-10:30 |
韩布兴 |
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|
绿色化学及绿色碳科学 |
|||
10:30-10:50 |
主题讨论 |
|||||
10:50-11:10 |
茶歇与合影 |
|||||
研讨主题:绿色合成与多尺度催化化学 |
||||||
时 间 |
报告嘉宾 |
工作单位 |
报告主题 |
主持嘉宾 |
||
11:10-11:25 |
杨万泰 |
清华大学 |
烯烃资源与聚合分子科学 |
洪茂椿 丁奎岭 |
||
11:25-11:40 |
张 希 |
吉林大学/清华大学 |
超分子聚合物化学 |
|||
11:40-11:55 |
田中群 |
厦门大学 |
“催组装”——分子科学研究的新方向? |
|||
11:55-12:10 |
田 禾 |
华东理工大学 |
动态化学前沿与智能材料 |
|||
12:10-12:30 |
主题讨论 |
|||||
12:30-13:45 |
午餐与休息 |
|||||
研讨主题:化学储能与能量转换 |
||||||
时 间 |
报告嘉宾 |
工作单位 |
报告主题 |
主持嘉宾 |
||
13:45-14:00 |
李永舫 |
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|
n-型共轭聚合物受体光伏材料和全聚 合物太阳电池 |
陈小明 李景虹 |
||
14:00-14:15 |
李 灿 |
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|
可再生能源规?;Т⒛埽郝躺饽芎鸵禾艄饧状?/span> |
|||
14:15-14:30 |
徐春明 |
中国石油大学 |
石油分子表征与工程基础 |
|||
14:30-14:45 |
陈 军 |
南开大学 |
锂电池有机电极材料分子科学与工程 |
|||
14:45-15:00 |
孙世刚 |
厦门大学 |
电化学能源过程的微观结构和分子层次研究 |
|||
15:00-15:25 |
主题讨论 |
|||||
15:25-15:55 |
茶 歇
|
|||||
研讨主题:分子/纳米材料与器件 |
||||||
时 间 |
报告嘉宾 |
工作单位 |
报告主题 |
主持嘉宾 |
||
15:55-16:10 |
于吉红 |
吉林大学 |
凝聚态化学的建设 |
李亚栋 彭孝军 |
||
16:10-16:25 |
赵东元 |
复旦大学 |
界面组装合成多级结构功能介孔材料 |
|||
16:25-16:40 |
刘忠范 |
北京大学 |
石墨烯材料,制备决定未来 |
|||
16:40-16:55 |
成会明 |
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|
六元环基元无机材料:定义与展望 |
|||
16:55-17:10 |
高 松 |
华南理工大学/北京大学 |
Spin Manipulation in Molecules and Solid |
|||
17:10-17:25 |
杨金龙 |
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|
自旋电子学分子材料设计与器件发展 |
|||
17:25-18:00 |
主题讨论 |
|||||
18:10
|
全体与会嘉宾学术会堂门前乘车前往友谊宾馆 |
|||||
18:30-21:00
|
论坛正式晚宴(友谊宾馆宴会厅) |
|||||
4月13日 中国科学院学术会堂 |
||||||
研讨主题:分子科学前沿交叉领域 |
||||||
时 间 |
报告嘉宾 |
工作单位 |
报告主题 |
主持嘉宾 |
||
9:00-9:15 |
姚建年 |
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|
“新化学,新化工,新产业”分子科学若干问题思考 |
席振峰 田中群 |
||
9:15-9:30 |
唐本忠 |
香港科技大学 |
Aggregate: from Molecules, beyond Molecules |
|||
9:30-9:45 |
江 雷 |
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|
仿生超浸润体系——量子限域超流:能量转化,化学反应与生物信息传递 |
|||
9:45-10:00 |
俞书宏 |
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|
仿生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未来 |
|||
10:00-10:15 |
张 锦 |
北京大学 |
石墨炔:一种新的碳同素异形体 |
|||
10:15-10:30 |
赵宇亮 |
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|
微环境靶向与响应的药物智能输运纳米机器 |
|||
10:30-11:00 |
茶歇 |
|||||
11:00-11:15 |
张东辉 |
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|
面向分子科学的机器学习方法发展 |
陈 军 赵进才 |
||
11:15-11:30 |
江桂斌 |
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|
分子环境科学研究的若干前沿问题 |
|||
11:30-11:45 |
谭蔚泓 |
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|
分子医学助力健康中国 |
|||
11:45-12:00 |
樊春海 |
上海交通大学 |
框架核酸:从分子创造到智能制造 |
|||
12:00-12:30 |
主题讨论 |
|||||
12:30 |
闭幕式:朱道本 |
|||||
12:30-14:00 |
午餐 |
|||||
离会 |